海南日報丨洋浦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試生產
編者按
日前,海南礦業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實現全流程貫通,首批合格品成功下線。6月11日,《海南日報》在頭版刊發報道《洋浦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試生產》,一起跟隨媒體報道,關注項目最新進展。
近日,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從海南星之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首批合格品已開始送樣,標志著該項目冶金段與濕法段生產線全流程貫通,進入試生產階段。
總投資10.56億元的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自2022年底開工建設,是儋州洋浦首個為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生產提供原材料的項目。今年2月,該項目冶金段投料試車成功,經過一段時間的冶金段穩產調試后,于近日實現項目冶金段與濕法段全流程貫通,首批氫氧化鋰產品通過公司內部實驗室取樣檢查,各項產品參數均達到設計標準。
“首批次合格品下線后,我們把樣品送到市場上去,客戶的認可程度會對后續的生產起到指導作用,也為后期銷售奠定基礎?!焙D闲侵P虏牧嫌邢薰究偨浝砗伍_茂介紹,下一步,項目將進行持續調試和優化,以實現產品的連續穩定生產,并逐步實現產能提升以達到設計產能。同時,公司還將同步推動下游客戶對項目產品的品質認證工作?!巴瑫r我們將開拓國內市場,爭取在今年第四季度開拓國外市場?!焙伍_茂說。
據悉,該項目所產出電池級氫氧化鋰,預計年產值突破20億元,可帶動本地群眾就業超200人。作為海南礦業“鐵礦石+油氣+新能源材料”三駕馬車戰略的重要一環,該項目不僅是儋州洋浦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鏈的關鍵項目,更是海南自貿港新能源領域的前沿陣地。
為保障項目生產,儋州洋浦持續完善化工園區公用配套。近期,洋浦新材料產業園配套公共管廊項目順利完成建設,為海南星之海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內的園區企業搭建起穩定高效的能源輸送通道,滿足項目生產過程中的能源需求。